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12月,为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面广量大的传统工业中小企业技术含金量先天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众多企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能否竞争的关键。为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经过广泛调研,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企业智能战略联盟,引领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各联盟成员完成技术攻关项目26个,完成产学研对接项目30个,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各种问题100多个。联盟向市科协申报自然科学论文两篇,参加市科协自然科学组论文比赛并入围。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底,各个联盟成员实施智能升级投资突破2亿元。联盟注重引进专家人才,目前有智能化专家16名,其中教授级专家11名,共有10所高校院所参与其中,进一步壮大了联盟专家队伍,强化了联盟智能化服务的能力,成为南通名副其实的智能集群高地,深受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联盟成员由2016年的15家发展到2020年的102家,并且陆续有苏州、无锡以及浙江等周边省市慕名而来的企业主动与联盟对接。
一、主要考量
调研中发现,南通开发区中小企业智能升级面临种种困难和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成为中小企业智能改造的难点
纵观当前我国企业界智能化过程,形成“大型企业看戏,中小企业围观”的被动局面。央企、跨国集团凭借资本实力,可通过自主研究或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快速实现智能升级,而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工艺等条件,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创新动力不足,初创时是按传统工艺投入进行,同时,中小型企业经营本身如遇到难题亮红灯了,显然更加无力去做智能化升级。
2.融资困难成中小企业智能升级的痛点
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据国家近期调查数据显示,在年收入小于5亿人民币的企业中,用于智能化升级改造资金放贷占11%,小于1亿人民币的企业则银行支持更少,而收入规模大于5亿人民币的企业其智能化升级银行放贷占比25%。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智能改造资金银行放贷,还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面对融资无着、融资有难的境遇,中小型企业智能升级改造只能定格在自食其力、小步或止步的动态格局上,难有大的起色。
3.人才匮乏成中小企业智能升级的死结
智能化运行必须要由一批数字化、自动化、数字集成、软件编程专业技工技师和电气工程师来操作。需要一批懂智能技术、会现代管理的多方面人才密切配合才能运转。调查中发现,开发区中小企业管理偏向粗放经营,人员多以低技术难度的熟练工种居多。在人口红利丧失的今天,企业迫切需要智能化转型,用工要求高是刚需,但严峻的现实是这几年中小型企业普通招工难,而要招聘适用于智能化的技工更难。
4.孤岛困局捆住了中小企业智能升级的脚步
信息孤岛、自动化孤岛、信息系统与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孤岛等孤岛现象给智能化正常运维、持续有效创新带来巨大障碍。这种孤岛困局,靠企业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其结果是捆住了企业升级改造和智能化健康发展的步伐。
调研中广大中小企业希望区域经济园区或行业板块能够就地组织搭建共享服务平台,提供智能改造和可行性评估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决策,减少试错成本和风险;希望提供智能生产运维服务,以保障智能装备正常持续运行,运行故障,确保能够及时就地排除故障,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希望提供智能人才交流服务,以满足智能生产各类人才所需。
在此背景下,南通开发区2016年9月着手筹建企业智能化提升战略合作联盟,并于2016年11月正式挂牌。联盟有五所高校院所介入、15家相关企业参与,并确立精密机械领军企业爱慕希机械股份公司为盟主单位。联盟旨在通过联盟的方式把企业组织起来,解决开发区上千家中小企业制造工艺与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市场面越来越窄等问题。通过对工业企业“改技术、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改管理”,由传统机械化逐步转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装备转型,一步一步地把企业的装备提升到国家所要求的工业4.0标准。
二、主要路径
1.组织集中学习,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紧迫感
企业智能战略联盟创立以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进行集中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国制造2025计划”、《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企业领导者拥抱和策应大数据智能化时不我待。如果一个企业或管理咨询公司知识和概念还停留在传统管理学对这些命题的理解中,那么,这个企业将无法生存。要主动顺应大势,积极抢抓机遇,要有足够的敏锐性和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着手准备把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作为重大课题,树立与其被冲击、不如去冲浪,与其被整合、不如争当整合者的观念,把大数据智能化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位置加以研究、谋划和推动,努力在这一大浪潮中“识得水性”、赢得主动。
2.邀请专家讲座举办论坛交流,不断了解当今世界或者是国内行业中做好企业智能化改造前沿信息
一是邀请专家讲座。三年来,先后邀请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就国家智能升级的最新动态、智能改造激励政策和引进各类人才奖励政策、企业转型升级等进行了讲座。
二是举办论坛。今年11月举办两化融合企业家沙龙研讨会,30位企业大咖到会,共商智能发展大计。2020年8月会同《中国企业报》举行智能提升论坛新闻发布会,并进行全国直播。十多家企业在会上进行信息技术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搜狐第一站、今日头条、封面新闻、百度新闻、凤凰新闻、中国企业网、江海平谈等十多家媒体发布了该论坛信息,反响强烈。
三是创办《科技之窗》。优选内容从透视区块链、大数据到聚焦新基建、新业态、产业链、数字货币,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让大家轻轻松松享受新时代、新业态、新知识的滋润。
3.组团考察示范引领,不断拓宽做好企业智能化改造的视野
2018年开始由企业智能战略联盟的领导带队组团到吴江、浙江、上海新时达、上海钱江机器人、上海云科智能等先进地区和企业考察学习,组织参加全球智能峰会,上海工业博览会以及省工信厅组织的物联网等人才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层面人工智能新技术论坛、专业培训、现场观摩20余次。建立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信息化应用服务中心,为开发区的企业提供智能终端和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服务。
4.针对瓶颈联合公关,不断帮助企业化解难点和痛点问题
从2019年起,企业智能战略联盟理事会主要成员与智能联盟成员单位实行固定联系制度,为及时发现和解决一线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提供制度保障。从专家库中挑选二十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为开发区智能制造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参加政府投资项目、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论证,当好参谋。南通好百年纺织品公司作为规模印染厂,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智能制造战略联盟知情后派专人助力,带领企业考察浙江柯桥绿色智能高端印染成功经验,进行再评估,再定位,再设计,再改造。目前区管委会已经同意重新立项,并在2020年10月作为开发区十大重点工程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推进。该项目引进高新技术,开发印染高端新品,设计规模高端印染达1亿米,产值突破4个亿。建成后不但使使企业起死回生,还将成为南通印染的新标杆。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包装线,南通三林合板公司自动堆垛装置,南通绮丽镀饰有限公司的自动上下料生产线,南通爱慕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机器视觉外螺纹智能检测系统,南通富华医用包装有限公司无人仓库,爱信(南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电动水泵检测设备,如东辉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自动喷漆生产线等,通过联盟提供的服务,改变了原有的生产作业方式,减少了人工,大大提高了企业设备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主任助理 黄元宰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智能战略联盟理事长 严 宪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老科协秘书长 徐文兴
(转载自《长三角观察》2021年第11月号(总第115期))